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近日召开的央企分红权激励试点工作启动会上表示,“要加快推进央企分红权激励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分红权激励的试点范围,在分红权激励试点的基础上,待条件成熟后,再适时探索研究在哪类企业适合实施股权激励。”这是一个向市场经济在体制上迈进了一步,实施股权和分红权激励,是国务院支持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项重大政策。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央企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和分红激励上存在体制上的缺陷,势必产生利益分配差距加大,腐败现向蔓延。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先后上市,这些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大量融资的同时创造了企业盈利能力多项第一。然而,在广大银行员工辛勤工作所创造出巨额利润的背后,企业的盈利能够在员工身上体现的少之又少。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激励与分红激励:某国有商业银行的一名工龄二十年的普通员工在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股权激励的份额是1000余份,工龄短的几百份不等,管理层的股权激励份额按级别不同从几仟到几万或几十万不等,上市四年间股权激励份额没有变动过,以目前市场股价计算,普通员工所持股权价值不过几仟元。银行员工既然持有股权就该有相应的红利,然而在银行员工激励措施中除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之外,没有体现企业的或个人股权的红利分配。因对银行内部财务核算了解甚少,不做评述,有待外部审计对银行的内部财务进行合法、合规性进行审计。 在二级市场持有银行股的股东享有的分红情况:工商银行:09年每股派现0.153元,10年派现0.1656元;建设银行:09年每股派现0.1818元,10年派现0.1909元;中国银行:09年每股派现0.126元,10年派现0.1314元;农业银行:09年每股派现0.07692元,10年派现0.0486元。上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分红与其盈利能力是否成正比,二级市场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从其市盈率上看:工商银行动态市盈率为6.9倍,建设银行为6.2倍,中国银行为6.2倍,农业银行为6.4倍,如此低的市盈率表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都很强,但市场不认可,二级市场的股东们希望的是高成长下的高分红,持有国有商业银行股票的股东虽然每年得到一点点红利,但与其在股价方面被套牢的价值是不能冲抵的。难怪和讯博客名为:“跑赢大盘的王者”一直称国有银行股是“老母猪”垃圾股。 分析“老母猪”垃圾股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一、国有银行股由中央汇金控股,ZF意愿直接控制股价,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即使资金再多也不会影响股价;二、股本扩张能力超低,几仟亿的盘子实行10送10股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即使扩张也是通过其他方式直接或间接在二级市场圈钱;三、红利微薄,试想在资本市场中每年以不足5%的收益率(分红)还不如做一笔短线投资的盈利;四、溢价发行使大部分投资者套牢,不得不长期持有,上涨压力沉重;五、国有银行转型为上市公司过急、过快,银行内部体制上存在缺陷,企业发展过程中矛盾突出,存在隐性风险。 众所周知国有银行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有“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背后”影响和支持,从体制上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还算不上一个完全的上市公司,银行上市后改的是公司名称、管理层改称总经理、经理,基层改称大堂经理、客户经理。上市后为体现资本实质,各个级别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大幅拉开,银行二级分行管理层与一线员工的薪酬均在十倍以上,与一级分行和总行的差距更大。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只凭业绩好、盈利能力强不能说明他是一个优良的上市公司,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能够回馈给员工、股东和社会更多的回报,才是能让市场、让社会认可的优质上市公司。作为一个上市企业,连企业内部员工都不买自己公司的股票,试想这家公司在某些方面一定存在重大问题。 |